投訴建議
企業登錄
國際最新研究:剛果盆地中心數千年前干旱氣候導致碳釋放
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最新發表一篇氣候科學研究論文認為,剛果盆地中心在5000—2000年前因干旱氣候導致泥炭分解并釋放出碳,這項研究發現表明了氣候變化如何影響這些濕地的碳貯能力。
該論文介紹,剛果盆地中心的森林沼澤是世界最大的熱帶泥炭地復合體,存儲著約300億噸碳(占地球熱帶泥炭碳貯量的28%)。但人們對這一生態系統的歷史所知甚少。理解這些歷史或有助于確定這些泥炭地面對氣候變化的脆弱性,為政策提供信息,評估諸如伐木、石油勘探和農業等活動的風險。
為評估剛果盆地中心泥炭地對過去氣候變化的響應,論文第一作者和共同通訊作者、位于法國的歐洲地球科學、環境研究與教育中心(CEREGE)的亞尼克·加爾辛(Yannick Garcin)與同事及同行合作,他們通過分析來自剛果共和國一處大型盆地的泥炭巖芯發現,泥炭從至少1.75萬年前開始累積,并發現在7500—2000年前這段時間泥炭累積較少,與較早或較晚的泥炭相比,這段時間的泥炭分解程度更高。植物物質分析表明,這段時間是一個干燥期,尤其是在5000—2000年前。他們還提出,干燥氣候導致水位下降,引發泥炭分解,包括損失了較干旱環境開始之前累積的泥炭碳。然而,泥炭地在過去2000年間的恢復階段里恢復了碳匯。
論文作者認為,他們的研究結果表明,這一地區可能參與了全球碳循環的正反饋,如果人因氣候變化為剛果盆地帶來更多干旱,這可能使碳進一步從泥炭向大氣釋放。
生態環境部黨組舉辦部系統“一把手”專題培訓班
9月19日至20日,生態環境部黨組舉辦部系統“一把手”專題培訓班。生態環境部黨組書記孫金龍作開班動員講話。生態環境部黨組成員、副部長于會文主持開班式,并作專題輔導和總結講話。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生態環境...
2024-09-23
生態環境部黨組書記孫金龍率團訪問冰島、挪威
當地時間9月8日至14日,應冰島環境、能源與氣候部,挪威氣候與環境部邀請,生態環境部黨組書記孫金龍率團訪問冰島、挪威,分別與冰島環境、能源與氣候部部長索爾達松,挪威氣候與環境部國務秘書布約恩斯塔德舉行...
2024-09-23
省生態環境廳舉辦江蘇省重點行業綠色低碳轉型培訓班
為落實《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實現2030年重點領域綠色轉型取得積極進展的目標,8月27日,省生態環境廳在...
2024-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