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訴建議
企業登錄
安國俊:我國綠色基金發展前景廣闊
2017年6月14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在浙江、江西、廣東、貴州、新疆5省(區)選擇部分地方,建設各有側重、各具特色的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在體制機制上探索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推動經濟綠色轉型升級。會議同時決定,支持金融機構設立綠色金融事業部或綠色支行;鼓勵小額貸款、金融租賃公司參與綠色金融業務;支持創投、私募基金等境內外資本參與綠色投資。綠色金融和綠色基金再次引發各界關注。
綠色金融與綠色基金
綠色金融是支持環境改善、應對氣候變化和資源節約高效利用的經濟活動,它的主要作用是引導資金流向節約資源技術開發和生態環境保護產業,引導企業生產注重綠色環保,引導消費者形成綠色消費理念,促進環保和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綠色金融的突出特點是將對環境保護和對資源的有效利用程度(生態效率)作為計量其活動成效的標準之一。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綠色保險、綠色基金都是綠色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綠色基金(專門針對節能減排戰略,低碳經濟發展,環境優化改造項目而建立的專項投資基金)可以用于霧霾治理、水環境治理、土壤治理、污染防制、清潔能源、綠化和風沙治理、資源利用效率和循環利用、綠色交通、綠色建筑、生態保護和氣候適應等領域,在綠色金融體系中資金來源最為廣泛,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綠色基金的發展歷程
從綠色金融體系發展的國際經驗來看,綠色基金的發展經歷了從無到有,從緩慢發展到高速發展的歷史階段。
美國是世界上社會責任投資(SRI,關注道德和社會責任)發展最早和最完善的國家。在20世紀60-70年代環保運動的影響和推動下,1982年世界上第一支將環境指標納入考核標準的綠色投資基金——Calvert Balanced Portfolio A在美國面世。此后,英國于1988年推出了其第一支綠色投資基金——Merlin Ecology Fund。綠色投資基金的概念雖然在20世紀80年代就已出現,但是直到20世紀末期,綠色投資基金的數量增長仍十分緩慢。
隨著各國對環境問題以及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視,近年來,綠色基金在美國、日本和歐洲等發達國家和地區得到了較大發展。美國市場相繼有更多的SRI將生態環境作為重要篩選指標,通過股東話語權來促使企業提高對環境的重視,這便是美國綠色投資基金初期的構成形式。
進入21世紀后,綠色投資基金進入高速發展階段,極大地促進了美國社會經濟生態效率的提高。在日本,曾經的粗放型經濟增長模式造成的嚴重危害也使得企業逐漸認識到環境的改善能節約成本,而通過綠色投資基金可以在取得良好經濟效益的同時又推動生態環境的改善,這極大地促進了綠色投資在日本的發展。在西歐地區,綠色投資基金是社會責任投資的第三代金融產品,更專注于環境等某個具體的領域,而且其資產增速也大于市場資產的平均增速。
當前,全球可持續發展進入了以綠色經濟為主驅動力的新階段。美國的“綠色新政”,日本的“綠色發展戰略”,德國的“綠色經濟”總體規劃等表明,經濟的“綠色化”已經成為全球增長的新引擎。
我國的綠色發展基金起步較晚,但發展勢頭迅猛。中國政府“堅持綠色發展,著力改善生態環境”,明確提出加快推進綠色城市、智慧城市、人文城市建設,加快財稅體制和投融資機制的改革,創新金融服務。2016年7月,在中國的推動下,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正式將發展綠色金融的七項倡議寫入會議公報。之后,在G20峰會上,綠色金融得到各成員的關注,并且首次被寫入G20峰會公報中。幾乎與此同時,“發展綠色金融,設立綠色發展基金”已經被列入“十三五”規劃,成為一大亮點。綠色發展基金可以充分運用政府與市場的雙輪驅動,有效化解金融創新的資金瓶頸問題,勢將成為中國可持續發展的新引擎。
2016年8月30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二十七次會議順利召開,會議審議通過《關于構建綠色金融體系的指導意見》。同年8月31日,中國人民銀行、財政部等七部委聯合印發了《關于構建綠色金融體系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引起了各方關注。
《意見》明確提出,通過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動員社會資本,支持設立各類綠色發展基金,實行市場化運作?!兑庖姟肥状翁岢鲋醒胴斦?/span>整合現有節能環保等專項資金設立國家綠色發展基金,同時鼓勵有條件的地方政府和社會資本共同發起區域性綠色發展基金?!兑庖姟废蛏鐣鹘绨l出了政策層面支持綠色投資的信號,有利于激勵更多的金融機構和社會資本開展綠色投融資,同時更有效地抑制污染性投資。
2017年6月14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建設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多措并舉,推動經濟綠色轉型升級,并提出支持創投、私募基金等境內外資本參與綠色投資。綠色基金的政策落地也會有助于提振投資者信心。
我國綠色基金發展前景廣闊
截至2016年底,在中國基金業協會備案的265只節能環保、綠色基金中,股權投資基金159只,占比達到60%;創業投資基金33只;證券投資基金28只;其他類型基金45只。對比國內外綠色基金發展歷程和趨勢,結合我國具體國情,中國綠色基金的發展已經開始呈現以下特點和趨勢:
綠色產業市場空間巨大,綠色基金大有作為。在大氣、水、土壤三個“十條”以及PPP模式的推進下,“十三五”期間,中國環保市場潛力巨大。根據國合會綠色金融課題組的測算,“十三五”期間,若按照現有的環境規劃和計劃的“低方案”,中國在可持續能源、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環境修復、工業污染治理、能源與資源節約等五大領域的綠色融資需求為14.6萬億元;若基于環境無退化原則的“高方案”,則資金需求高達30萬億元,未來的綠色金融市場發展空間廣闊。
作為綠色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綠色基金的資金來源廣泛,資金量充足,可以匯集政府、機構以及私人資金,在綠色產業市場中必將大有作為。
各級政府發起設立綠色發展基金已成為一種趨勢。目前,內蒙古、云南、河北、湖北、廣東、浙江、貴州、山東、陜西、重慶、江蘇、安徽、河南、寧夏等省市已經紛紛建立起綠色發展基金或環?;?,貴州還建立起了綠色金融交易平臺。地級市也在大力推動綠色基金的發展,例如普洱市綠色經濟發展基金、張家口市綠色發展產業基金等地市級綠色基金相繼設立,帶動綠色投融資,促進地方政府投融資改革,幫助籌措綠色城鎮化資金,各級政府發起綠色發展基金成為一種趨勢。
越來越多的企業積極創設綠色私募股權和創業投資基金。目前,節能減碳、生態環保已成為很多私募股權基金和創業投資基金關注的熱門投資領域。2010年以來,一些大型企業積極參與綠色基金設立和運作,如中國節能環保集團公司聯合銀行、保險公司、工商企業等設立的綠色基金已超過50億元人民幣;建銀國際聯合上海城市投資開發總公司共同設立建銀環?;?;億利資源集團、泛海集團、正泰集團、匯源集團、中國平安銀行等聯合發起設立了綠絲路基金,致力于絲綢之路經濟帶生態改善和光伏能源發展等。
環保類上市公司成為發起設立綠色并購基金的主要力量。2015年以來,環保類上市公司逐漸成為發起設立綠色并購基金的主要力量,例如,南方泵業設立“環保科技并購基金”;格林美擬設立“智慧環保云產業基金”;再升科技發起設立“再升盈科節能環保產業并購基金”;高能環境設立“磐霖高能環保產業投資基金”,等等。進入2016年,環保并購基金持續得到市場關注,這種熱潮勢必引起一輪環保產業的并購熱潮。
綠色基金成為中國國際綠色金融合作的重要載體。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加強綠色金融的國際合作,支持社會資本和國際資本設立各類民間綠色投資基金已成為綠色發展合作的重點。因而綠色基金已成為全球綠色金融合作的重要載體。比較典型的案例是,中美綠色基金與張家口市政府共同發起設立的“張家口市綠色發展產業基金”。該基金作為綠色金融國際合作的載體,促成并加速美國節能環保技術與經驗在中國市場的應用,專注于張家口市及其周邊地區綠色發展和節能環保領域的投資,旨在為張家口市的綠色節能產業發展提供金融服務,推動張家口市這一2022年冬奧會協辦城市節能減排,降低用能成本,發展綠色經濟。
我國綠色基金存在的問題
目前,中國綠色金融中的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綠色保險已取得積極進展,綠色基金也將進入快速發展階段。然而,在現有的宏觀金融形勢和金融改革背景,以及全國低碳發展目標之下,我國的綠色發展面臨著很多融資挑戰。
針對綠色投融資經常面臨的高風險、期限錯配、信息不對稱、產品和分析工具缺失等問題,政策的頂層設計落到具體執行層面時,所依據的細則還并不完善:綠色項目的收益風險分擔機制并不完善,激勵投資者進行綠色投資的動力不足;綠色金融產品在設計和發行的過程中,無法突破原有的限制,配套的細則尚未落實到位等等。如何通過創新金融工具和服務手段,多維度地滿足綠色產業投融資需求,值得各方深入討論與通力合作。
推動綠色基金的發展
基于國內外綠色基金發展歷程的對比分析,結合我國綠色基金發展的特點、趨勢和存在的突出問題,參考國際經驗,本文給出如下推動綠色基金發展的建議:
發揮社會投資論壇的力量,以責任投資的理念推動綠色投資基金的發展。社會投資論壇(SIF)對歐美綠色投資基金的發展起到了關鍵性作用。例如,1991年英國建立世界上第一個社會投資論壇(UK Social Investment Forum,UKSIF) ,對包括綠色投資在內的SRI具有里程碑意義,它為ESG(環境、社會與治理標準)投資搭建了良好平臺。又如,2001年成立的亞洲可持續發展投資協會(ASrIA) 也推動了亞太地區企業責任與可持續金融實務。同時,社會投資論壇還能發揮監督作用:一方面,監督金融機構自身的環保狀況和節能減排效果;另一方面,監督金融機構對環境污染企業的融資狀況、對環保產業的支持力度以及綠色產業投資基金的使用情況。
我國也已經發起成立中國責任投資論壇(China SIF)并已經召開了四次年會。未來,應積極鼓勵類似的組織,推動更多機構投資者參與到環保產業和綠色投資基金的發展進程中來。
積極利用PPP模式,吸引和鼓勵更多的金融機構和社會資本開展綠色投融資。從國際經驗來看,單靠政府資金已不能滿足龐大的公共基礎設施投資需求,在PPP模式下,政府通過特許經營權、合理定價、財政補貼等公開透明方式,完善收益成本風險共擔機制,實現政府政策目標;投資者按照市場化原則出資,按約定規則與政府共同成立基金參與建設和運營合作項目。PPP模式實現了公共財政和私人資本的合作,能夠利用國際及國內民間資本進行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已逐步成為應用廣泛的項目融資模式。
歐盟委員會于2008年創辦全球能效和可再生能源基金(GEEREF),該基金即采取PPP組織架構形式,由公共部門出資,向中小型項目(包括新興市場中的可再生能源和能效項目、綠色基礎設施項目)開發者和企業提供股權投資,再由后者完成相關綠色項目,四兩撥千斤,有效發揮母基金的投資杠桿效應。
我國應加大利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動員社會資本的力度,支持設立各類綠色發展基金,實行市場化運作,激勵更多金融機構和社會資本開展綠色投融資,有效抑制污染性投資。
鼓勵各級政府以多種形式發起或參與發起PPP模式的綠色發展基金。建議根據不同的綠色發展基金特點合理確定政府定位和參與方式。政府出資的綠色發展基金要在確保執行國家綠色發展戰略及政策的前提下,按照市場化方式進行投資管理。地方政府可通過放寬市場準入、完善公共服務定價、實施特許經營模式、落實財稅和土地政策等措施,完善收益和成本風險共擔機制,支持綠色發展基金所投資的項目。同時,應陸續出臺具體政策,以解決民間資本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要有效保障投資人的利益,真正搭建民間資金與政府項目之間的普惠橋梁。
在“十三五”期間,我國環保市場潛力巨大。建立公共財政和私人資本合作的PPP模式綠色發展基金,提高社會資本參與環保產業的積極性,是推動綠色基金發展的重要路徑。綠色基金可以用于霧霾治理、水環境治理、土壤治理、污染防制、清潔能源、綠化和風沙治理、資源利用效率和循環利用、綠色交通、綠色建筑、生態保護和氣候適應等領域。
積極探索建立綠色擔?;?/span>,擴大綠色項目融資來源。綠色基金不僅包括綠色投資基金,也包括綠色擔保基金。未來中國可以考慮設立包括綠色中小企業信用擔保、綠色債券、綠色PPP項目擔保等在內的綠色擔保基金,并通過市場化、差別化的擔保政策、補貼政策、稅收優惠政策等進行綜合調整,以擔保機制的完善推進綠色產業融資風險管理與激勵機制的創新,積極運用綠色擔?;?/span>解決環保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的融資難問題。
綠色擔?;鹂梢酝ㄟ^銀行貸款、企業債、項目收益債券、資產證券化等市場化方式舉債并承擔償債責任。在實踐中,可以考慮以地方財政投入啟動資金,引入金融資本和民間資本成立綠色擔?;稹.數卣畱?/span>資金籌集和投向等方面發揮政策引導作用。
未來我們應該當對綠色金融助力城市低碳綠色發展的執行層面給予更多關注和研究,分析地方城市(包括綠色交通、綠色建筑等行業)低碳融資障礙。另外,支持綠色基金發展的財稅金融政策在實踐中還需要不同層面予以推進落實。同時,要有效保障投資人的利益,真正搭建民間資金與政府項目之間的普惠橋梁。
生態環境部黨組舉辦部系統“一把手”專題培訓班
9月19日至20日,生態環境部黨組舉辦部系統“一把手”專題培訓班。生態環境部黨組書記孫金龍作開班動員講話。生態環境部黨組成員、副部長于會文主持開班式,并作專題輔導和總結講話。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生態環境...
2024-09-23
生態環境部黨組書記孫金龍率團訪問冰島、挪威
當地時間9月8日至14日,應冰島環境、能源與氣候部,挪威氣候與環境部邀請,生態環境部黨組書記孫金龍率團訪問冰島、挪威,分別與冰島環境、能源與氣候部部長索爾達松,挪威氣候與環境部國務秘書布約恩斯塔德舉行...
2024-09-23
省生態環境廳舉辦江蘇省重點行業綠色低碳轉型培訓班
為落實《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實現2030年重點領域綠色轉型取得積極進展的目標,8月27日,省生態環境廳在...
2024-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