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訴建議
企業登錄
聚焦全國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創新驅動推進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廣東湛江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經驗做法
2020年,廣東湛江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以下簡稱“示范區”)實現海洋產業增加值443.93億元,同比增長8.2%。近年來,示范區加快發展海洋經濟,高水平打造以臨海鋼鐵、石化兩大產業為主的現代海洋產業體系,加強海洋科技創新平臺建設,提升海洋科技創新整體效能,推進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
一、主要措施
(一)逐步優化海洋產業結構
示范區近年來引進寶鋼湛江鋼鐵、中科煉化一體化、巴斯夫(廣東)煉化一體化、東信海電廠等項目60多個,總投資約1960億元。依托成熟的臨海鋼鐵和臨港石化產業體系,著力發展涵蓋海洋高端裝備制造、海洋生物制藥、海洋運輸及臨海物流、現代海洋漁業、濱海旅游和海洋服務等八大產業。其中,海洋生物制藥細分領域優勢明顯,形成以血液制品為龍頭、中藥為主體的產業發展格局。
湛江港
中科煉化
寶鋼湛江鋼鐵基地
示范區加強對企業清潔生產的指導,做實再生資源循環利用。中科煉化一體化項目投入36.88億元,建設廢水、廢氣、VOCS、固體廢物、噪聲、環境風險防控、地下水污染預防等40余項設施和措施。采用綠色工藝技術和生產設備,最大限度減少各類污染物的產生,合理設置排水系統和循環利用系統,水資源重復利用率98.52%,污水回用率76.20%。構建環境應急防控體系,設置1300米衛生防護距離帶、建設三級水體防控設施、設置地下水污染監測井等。寶鋼湛江鋼鐵公司建設7個二次資源利用項目,二次資源綜合利用率達到99.93%,通過海水淡化、廢水回收和雨水收集并重,實現水資源重復利用率達98%,嚴格采用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自備電廠提前實施大氣污染物排放超潔凈標準。
(三)持續完善科技創新環境
示范區擁有各類孵化器4家,眾創空間4家,其中國家級孵化器1家,省級眾創空間1家,已入駐218家企業,年營業收入5791萬元,轉發科技成果27項。至2020年底,已入駐高新技術企業59家、省級工程中心72家、市級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68家、省級重點實驗室11家、市級重點實驗室5家,匯集了一批包括海洋生物中試基地、海洋產業科技研發中心在內的涉海研發機構,涉海從業人員數量比重達35.7%,研發成果轉化91個、涉海專利授權176個,科技對海洋經濟貢獻率達65%。
(四)探索產學研用一體化體制機制
示范區與多所高校簽訂產學研合作協議和研究生工作站建設協議,為示范區內企業提供產學研對接平臺,落地區產學研合作項目32項。先后建立湛江海洋醫藥研究院等4家由高校、企業、研究所共建的新興研發機構,搭建高校科研院所科研成果落戶平臺。湛江海洋醫藥研究院獲得廣東省新型研發機構認定,2020年建立博士后工作站。
二、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是進一步推動海洋科技創新。結合產業結構優化“退二進三”,重點保障企業項目,鼓勵生產性服務業和科技服務業發展。推動產值5億以上企業研發中心全覆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中心覆蓋率45%。推進新興研發機構建設,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構建“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園”的科技創新創業鏈條,推動金融更好支持海洋科技發展。
二是推進海洋產業高質量發展。強化主導產業引擎效應,嚴格落實綠色低碳環保要求,延長臨海鋼鐵產業鏈,打造一體化化工產業體系。促進現代漁業轉型升級,建設一流水產品精深加工基地,推動傳統漁業與電子商務、濱海旅游融合。壯大海洋生物醫藥及制品產業,集聚形成特色海洋生物醫藥產業集群,拓展海洋生物制品應用領域。積極發展海洋高端裝備產業,打造海洋高端裝備制造產業集群和海洋裝備研究平臺。加快發展海洋運輸及臨港物流服務業,壯大冷鏈物流業,推進海運中介服務發展。加快發展高端海島旅游業,打造集商貿休閑和海島運動娛樂為一體的旅游休閑度假區。
生態環境部黨組舉辦部系統“一把手”專題培訓班
9月19日至20日,生態環境部黨組舉辦部系統“一把手”專題培訓班。生態環境部黨組書記孫金龍作開班動員講話。生態環境部黨組成員、副部長于會文主持開班式,并作專題輔導和總結講話。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生態環境...
2024-09-23
生態環境部黨組書記孫金龍率團訪問冰島、挪威
當地時間9月8日至14日,應冰島環境、能源與氣候部,挪威氣候與環境部邀請,生態環境部黨組書記孫金龍率團訪問冰島、挪威,分別與冰島環境、能源與氣候部部長索爾達松,挪威氣候與環境部國務秘書布約恩斯塔德舉行...
2024-09-23
省生態環境廳舉辦江蘇省重點行業綠色低碳轉型培訓班
為落實《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實現2030年重點領域綠色轉型取得積極進展的目標,8月27日,省生態環境廳在...
2024-09-19